返回第483章 石头、资本和印钞机!(求订阅,求月票)  活埋大清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王,”即将出任江北总督,但眼下还是左军师的杨起龙这时站起身发问,“不知吴应麒和登州天王府应该怎么那些个物资?是朝廷替他们买好了,还是让他们自己来买,朝廷只管给商人们付钱?”

    他一提到“付钱”,诸葛三和、于忠贤和马成龙就是一脸忧郁没有钱啊!

    朱和墭笑道:“可以在南京设立一个采买衙门,由吴应麒的人和登州天王府的属官以及朝廷派出的官员一起管理。
要买什么,由吴应麒的人和天王府的属官从清单上挑,只要在额度之内,朝廷的官员就负责向商人招标发包。
至于付钱当然是由官银号转账的。


    可以先付点定金,等货品送到咱们和吴应麒接壤的边境上或送到松江府上海港,由吴家或天王府的人点验无误之后,才能将余下的钱款转入商人的户头上。


    另外,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大额采买,也要逐步实行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发包和转账支付的法子。
不过也不需要收得太紧,各个衙门原有的财权事权不必变动,小额的采买也不需要管起来,只需要在南、海二京和各省省会设立一个采买处专管招标发包的事儿就行了诸卿以为如何?”

    现在的大明朝廷还在草创期间,各项制度都不完备,漏洞也比较多。


    朝廷和地方采买过程中的贪腐,那简直就是无法避免的。
不过朱和墭设立采买处搞集中公开招标发包的目的,也不完全是为了反贪和节省采买开支。
还为了加快金融体系的建设!

    现在以东银钱厂和东厂官银号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只是在南京、广州、潮州三个地方铺得比较开,算是深入了当地的民间和工商业,形成了体系。
在其他地方最多就是设个点儿,谈不上体系。


    而且在广州、潮州和南京三地,刚刚出现的金融体系也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同业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虽然都建起来了,但还很不成熟,规模也比较小,各项制度都在摸索之中。
而在东厂官银号或者在和官银号有密切资金往来,并且接受东银钱厂监督的银号、钱庄、票号、当铺开户的商民数量也不是太多。


    所以朱和墭就希望通过建立朝廷和各省采买招标处这事儿,可以帮着以东银钱厂和东厂官银号把触角伸展到大明朝廷治下的每一个府。


    如果能形成以东银钱厂和东厂官银号为核心的一个监管、拆借、汇兑、发行体系,那发点公债根本不是问题。


    而且这个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以往通过贸易流入大明的巨量白银,就能被吸入这个体系,然后运转起来,完成从“石头”到资本的华丽转身——也不需要所有的“石头”都变成资本,有个两亿银圆的基础货币,再加个一倍的乘数效应,就足够周转了。


    “大王,”诸葛三和不明白朱和墭的用心,但他还是支持这么搞的,“臣以为这个法子挺好的不过这事儿今年要全面摊开是来不及了,要不先在朝廷这边试行。
朝廷今年的采买预算也有好几百万,加上天王府和吴应麒的采买,上千万两都有了。
如果能把账期拖一下,也许就周转得开了。


    朱和墭提高嗓门,用加强了的语气说:“不是上千万两,而是上千万圆废两改圆的事儿,也要同时展开。


    “银两”和“银圆”可不是一回事儿!

    这是一个货币主权的问题!

    银圆是东银钱厂独家制造的,私铸银圆和私铸铜钱都是死罪!

    而银两是地下挖出来的,谁都可以挖,而且主要产地是新西班牙。


    用银两当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一章 目录 ↓一页